中国土地

期刊导读

以地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思考

来源:中国土地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1

根据世界城镇化发展普遍规律,我国尚处于城镇化率30%——70%的快速发展区间。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即将达到60%,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后期,城乡迁移人口大量减少、城市扩张显著放缓、传统城镇化动力逐渐减弱。因此,需要转变发展理念,推动城镇化建设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让广大群众分享城镇化发展成果。目前,国内围绕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建设理念、标准体系、发展路径[1-4]等做了大量研究,但是缺乏对“土地”这一核心要素的深入思考和研究。本文从对土地属性的基本认识出发,提出了自然——生态、社会——和谐、经济——可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为我国大规模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对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认识

(一)土地的多重属性

土地包括资源属性、社会属性、工程属性、经济属性等多重属性,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主要介绍自然、社会和经济属性。土地自然属性指土地本身固有的内在属性,是由构成土地的诸要素,如岩性、坡度、土壤质地、地表形态、有效土层厚度、植被等长期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赋予土地的特性,这种特性直接影响土地的适宜性和限制性,是衡量土地质量等级的重要依据。社会属性主要揭示的是人与土地的关系。在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时,土地就构成了社会生产力的物质要素。社会生产离不开土地资源,土地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社会的诸方面,如政治、经济等等。土地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可以进入商品流通,这主要体现了土地的经济价值。

(二)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和内涵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是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方法。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为了积极应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形势,能弥补长期以来高速城镇化带来的弊端和损失,最大限度地将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促进未来中国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是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发展集约化和生态化模式,增强多元的城镇功能,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5]。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点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出发点

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即将达到60%,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后期,城乡迁移人口大量减少、城市扩张显著放缓、传统城镇化动力逐渐减弱。因此,需要转变发展理念,推动城镇化建设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让广大群众分享城镇化发展成果[6]。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城镇化终究要依靠人、为了人,以人为核心才是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本质。因此,新形势下进行城镇规划建设不仅仅要考虑城市经济发展因素,更应着重从居民本身出发,从人类生存本身需求切入,打造适合人类居住、有益人身健康的生态化健康新城镇。

(二)应用智慧化的技术手段

智慧化和数字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发展智慧城市已成为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内涵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和举措。要将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新技术融入到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当中,实现在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生态环境等方面全方位服务于社区居民。比如利用物联网,能够加快交通事故的处理效率,及时发现各类突发情况,促进交通资源高效运转。应用于智慧医疗上,可以实现远程挂号、看病,远程监护和急救,极大地缓解我国医疗资源的压力;伴随AI技术发展,机器人已经开始进入家庭场景,各种服务机器人逐渐走入千家万户[7-9]。

(三)探索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新型城镇化建设复杂,投资量大。单纯靠政府的投资是远远不够的,另外后期运营维护也需要很高的成本,资金缺乏将会直接导致城市建设的可持续性不足。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缺乏畅通的融资渠道,新型城镇化建设就难以为继。据初步测算,城市每增加一个人口,大约要投资50万元;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能拉动投资增长约3.7个百分点[10]。新型城镇化是多种要素流动和集聚的过程,涉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治理等领域的投资,必须以新思路、新办法、新机制,多渠道筹措新型城镇化建设所需的巨额资金。

上一篇: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若干问题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