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
文章摘要:人类活动改变了渭北旱塬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和景观格局,评估渭北旱塬区生态风险,揭示其时空变化规律,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降低生态环境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构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评价了渭北旱塬区1980—2018年的生态风险状况。结果表明:(1)随着城镇快速扩张,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加大,各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耕地减少的最多,共减少了636.36 km2,建设用地增加的最大,共增加了496.17 km2;(2)受人口增长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等因素的影响,渭北旱塬区共有3492.40 km2土地发生了转化,变化比例为8.80%,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之间的转化最明显,转化面积为3177.22 km2,占转化总面积的90.98%;(3)研究期间,低、中低风险区面积占比由20.23%降至19.01%,中风险区面积占比由41.62%升至43.23%,中高、高风险区面积占比由38.15%降为37.77%,生态风险等级整体表现偏高,呈现出“四周低,中间高”的分布特征,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景观较破碎的地区,这些地区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此外,研究区生态风险均值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波动降低趋势,整体生态安全有所改善,但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减低;(4)研究区5期生态风险值的全局Moran’s I 指数均高于0.55,说明生态风险值在空间上呈显著的正相关性,“高-高”聚集区主要分布在中高、高风险区,外界活动对该区域自然生态的干扰较大,生态环境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
文章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