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3月29日消息(记者 谭琦 通讯员 尹建军)日前,海南下发《关于推进实施垦区土地综合整治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科学合理做好规划,高质量推进项目实施,强化耕地指标管理,发挥项目综合效益,严守耕地和生态保护红线。
《通知》指出,垦区土地综合整治要坚持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统筹运用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生态修复等政策,推动垦区内田、水、路、林、场(队)综合整治,积极挖掘垦区土地综合整治潜力。海南农垦应结合资源禀赋、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区位条件和发展趋势,统筹场(队)发展定位、生态环境保护、主导产业布局、高标准农田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建设项目安排等,合理划定农业生产、场(队)建设、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等功能分区,科学编制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经批准同意的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应纳入国土空间规划。
《通知》明确,海南农垦应根据海南省总体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和产业、市场导向需求,制定年度土地综合整治计划。垦区土地综合整治要合理引导建设用地腾退,不片面追求短期土地指标效益,坚决防止大拆大建、损害人民群众合法利益的行为,充分发挥土地综合整治绿色、可持续的综合效益。对具体项目应提前组织进行实地踏勘和专家论证,并征求当地乡镇、自然资源和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努力做到场(连)和乡镇(村)的垦地统筹、互相衔接,融合发展。同时,支持海南农垦自主谋划和实施垦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
资料图:位于海口市云龙镇的南渡江“最美支流”——三十六曲溪湿地,收割机在田间来回作业,蜿蜒河道与两岸金黄稻田交织,勾勒出一幅美丽的丰收画卷。
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负责组织垦区土地综合整治立项审批工作,由农垦组织编制具体项目实施方案并报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审查,审查通过的下达批复。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负责组织开展垦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竣工验收和备案工作,具体工作由省土地储备整理交易中心承担。垦区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竣工后,海南农垦应切实加强项目后期管理,围绕产业基础和保护生态环境,积极促进热带高效农业、南繁育种、旅游文化、医疗康养等产业发展,坚决遏制土地撂荒、农地非农化等问题。
《通知》要求,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应确保项目区域内耕地质量有提升,新增耕地面积不少于原有耕地面积的5%左右。具有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的项目,应主动向所属市县申报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统筹实施。项目区域内涉及永久基本农田调整的,应编制调整方案并按规定办理,确保新增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少于调整面积的5%左右,调整方案应纳入村庄规划。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不得突破生态保护红线,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砍树挖山填湖、占用耕地搞人造景观、破坏乡村风貌和历史文脉等。
《通知》还要求,一是强化耕地指标管理,对于海南农垦全额投资、自主实施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经认定备案所形成的补充耕地指标,35%无偿纳入省级指标库统筹管理,10%指标纳入项目所在地市县指标库,剩余指标由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实行专项管理,由海南农垦统筹使用。二是海南农垦要结合推进垦区一体化协调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用地新模式、农垦土地资产化、农村"三块地"改革等自贸港总体方案要求,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进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形成可推广的典型示范,为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的全面实施贡献力量。此外,各市县可与海南农垦合作,通过同股同权、"成本 +合理收益"、EPC、PPP等模式,按照一般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模式共同实施项目,通过土地综合整治等举措,尽快补齐垦地基本公共服务和"五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为推进海南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三是海南农垦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有关规章制度,对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招投标、施工、监理、实施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等环节严格管理,及时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要积极推广各类生态型土地整治技术,促进生物、农艺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引领土地综合整治向生态、绿色、创新方向转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