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

综合新闻

行业观察|22城集中供地首秀收官:规则愈加细化

来源:中国土地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01

6月29日,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武汉首批土地集中拍卖落下帷幕。至此,历时两个多月的全国22个城市首次集中供应土地正式结束。

为积极贯彻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调控部署,自然资源部今年2月确认,22个重点全国各城市将实行“两集中”(集中供给、集中转移)。地方政策。随着第一批土地集中供应的正式结束,22个城市的土地拍卖数据也一一出炉。

土地拍卖规则严格,稳定地价作用显着。

两个土地集中供应城市在土地拍卖规则上具有突出的特点。地价有限,顶级抽奖,无马甲,高价。保费对应支付要求、行业引进要求等方式,对保费率的控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封面新闻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其中其中,地价上限是根据壳牌研究院的数据,所有出售的住宅用地中有71%有地价上限。 “限地价+可控房价+竞建/竞自持”的规则,是大多数城市的选择,以达到控制地价率、控制房价、增加出租房屋供给的目的。

为达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效果,成都还对踩“三条红线”、严重失信的房地产企业的招标资格进行了限制。

在拍卖中,房地产公司为了提高中标率而使用多个“马甲”的情况并不少见。为防止恶性竞争,在首次集中供地中,合肥、福州、上海、无锡等城市发布公告,禁止房地产企业参与竞拍。

本次苏沪集中供应实行一次性报价。这一创新的土地拍卖规则,可以有效控制地价,达到稳定地价的效果。而且,由于一次性报价并不是最高价的,所以是对房地产公司地块计算能力的特殊考验,同时有效地实现了公平竞争,避免了土地交易集中在个别楼盘上。公司。

北京的土地拍卖规则极其复杂,比如竞拍公租房面积或者政府份额的商品房,并以此为基础竞拍高标准的建设方案,同时要求开发商承诺未来的销售价格。

城市热度分化,呈现冰火双天

在两个多月的土地集中供应中,不同城市之间的土地拍卖呈现“冰与火的双重天空”。 ”:杭州、重庆、深圳等热闹的城市,平均地价溢价率超过30%,杭州、北京、长沙的土地出让金也突破1000亿;平静的如长春、青岛、长春38块地块,其中32块超过底价成交,青岛首批集中供地平均溢价率约2%。

封面新闻是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的

差异仍然出现在同一个不同地点的地块上在我市,地段相对偏远、周边配套资源不足的地块遭遇终止交易或转手拍卖,而优质地块则被房地产公司竞标突破限价,高自持股比例高,建筑面积高。

以长沙为例,在成功出让的33块地块中,有19块以底价出售,占比58%。然而,也有9个地块进行了保险彩票交易。其中,天心区南湖新城048号商住楼土地,10家开发商经过51轮竞标,融合楼面价格达到14157元/平方米,最终以绿城彩票中标。

地产企业群策群力,联合征地趋势明显

从本次集中拍卖的整体数据来看,不难看出国有企业央企和龙头房地产企业仍是土地收购的主力军。这类企业在资金实力、融资渠道、渠道等方面更具优势。相应地,资金实力和地理位置较弱的中小房地产公司或外资房地产公司获得土地的难度更大。

为分担成本,规避发展风险,房地产企业结成集团趋势明显,通过财团“合单”征地。

据封面新闻记者统计,22个城市中,除沉阳、长沙、合肥外,其余城市均有房地产企业联合体收购土地。据了解,北京首轮土地集中拍卖共有54家企业参与,其中包括金地+华润+保利的“铁三角”组合在内的37家联合体联合签约了30家企业中的21家。包裹。最终,北京的土地交易中,47%被房地产财团拿走。

封面新闻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结论< /p>

“双重集中”是中央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新尝试,也是对房地产企业的新考验。严格的土地出让条件和有限的利润空间,都对房地产企业的融资能力、产品能力、出租房屋和商业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稳定的地价、可预测的成品房价格以及集中土地供应带来的项目集中在市场上。对于购房者来说,购房者将有更多的选择。成都双集中供地期间,政府先后出台两份文件,对新建商品房的质量和装修进行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限价不降价”,减轻市民的后顾之忧。买家。

业内人士预测,在后期的第二、三批土地供应中,热点城市可能会升级土地拍卖规则,或采取增加初始分配、控制范围等措施。竞相建设以控制土地。拍卖的流行将减少地价变动对房价上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