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

综合新闻

700亿凶猛拿地!力压头部房企,建发房产凭什么

来源:中国土地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8-04

在房地产行业,贴着“新中国”产品标签的房地产企业不在少数。

过去,绿城桃花源和桃里春风系列让中国美学建筑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后来,太和凭借“院子制”修筑了产品护城河。

另外还有世茂龙吟系列和国风系列;融创桃园部、九福部、颐和部;原龙湖系;建发的精华部、杨曦等

在很多人的传统印象中,追求品质和口碑产品的企业,会选择慢慢打磨自己的产品,不计成本和工期。按理说,这类房地产公司不会选择疯狂囤积、高速周转的路径。

但现实是,上述专注中国新产品、注重产品质量的房地产企业频频爆发“激进分子”:疯狂扫货,频频高价抢地。

不顾融创这样的巨头在全国范围内高调收购土地,大举收购收购。过去,太浩也有“地王收割机”的称号。

近日,《新中国》团队中又出现了一个建发团队。今年上半年,征地金额冲进前三,向融创、碧桂园等巨头发起冲击!

因为同样关注中国新产品,不少地产界人士感叹:强敌太浩退出舞台后,建发是否想快速抢占市场剩余空间?中国新赛道?

01

上半年征地金额冲进前三

强势对抗融创和碧桂园

仅今年上半年,建发地产就以723亿元的土地收购金额进入TOP3榜单,超越碧桂园和融创。征地金额同比增长约165%,排名较2020年同期上升16位。

事实上,从今年年初开始,建发就开始在土地市场大举拿地。

整理了一张今年上半年建发征地典型案例的表格:

其中,建发1月以104亿元的土地收购额位列房地产企业第一,成为当期唯一一家以100亿元的土地收购规模。

今年2月,建发与融创以36.15%的溢价收购上海普陀土地。因溢价高,上海市普陀区政府约谈土地投标人,重申“住住不炒”。

但这次采访显然无法阻止建发扩大储备。

今年4月,在广州首批集中供地中,建发以45%的溢价收购了南沙横沥岛的一块土地,打破了南沙区10月的地价纪录。成为南沙新地价TOP1。

在杭州首轮集中供地中,建发不仅支付了29.33%的溢价获得拱墅区一块地,还调出了38%的自持比例,创造了近两年创下近一年半以来的最高自持记录。

而在6月厦门第二批土地集中供应中,老子湖里区和海沧区建设利用数百亿元。厦门是建发的大本营。 5月厦门首批土地供应中,建发以26.3亿元拿下岛内湖里区限价土地,溢价率为24.64%。

比较值得关注的是建发上半年的征地量今年的,和去年全年的征地量相等!

建发发展的雄心是什么?如何与中国新产品形成协同效应?

要厘清这些问题,我们还是需要对建发部有一定的了解;并对这一系列行动背后的战略逻辑有了清晰的认识。

02

建发“猛征地”

幕后黑手是什么?

在谈建发之前,我们需要对市场上已经看到的一系列公司进行区分和说明,比如建发集团、建发国际、建发地产、建发。

建发集团作为厦门领先的房地产企业,拥有建发国际和建发股份两大上市平台。建发地产以股权关系将两者联系起来。

建发国际是建发地产在香港上市的控股子公司。 2012年12月14日在香港上市。

对于自己的儿子,母公司建发地产频频支持,并逐步向建发国际注资。 2016年至2018年,建发地产向建发国际“喂食”了19个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

为避免业务冲突,2018年建发地产逐步调整组织架构,在业务定位上与建发国际进行了一定的分工:

母公司建发房地产 未来主要负责土地一级开发、商业运营等业务板块;

建发国际将主要负责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和新兴投资业务。未来。

信用数据显示,2020年建发地产以1296.8亿元的全口径销售额成功进入“千亿俱乐部”,成为九家新的千亿地产企业之一。

财报显示,2020年建发国际实现销售额907.7亿元,同比增长78.75%,超额完成当年的销售目标。

在此背景下,建发国际将2021年销售目标上调至1200亿元,目标增长率为32.2%。

要实现这一目标,土地储备是关键。

建发在土地市场频繁出手的重要原因,正是因为手头的土地储备不足以支撑其扩张步伐。

近年来,建发国际的土地储备率一直在下降。 2020年,公司土地储备存留率由2019年的3.2下降至2.6,而2018年指标为3.4。